<!--go-->
朱棣站起身来,缓缓言道。
“姜星火还有最后三节课,就要出狱,在下节课之前,朕会入狱听一两节课,不雅察其人,来最终断定朕拜其为国师后,是否要用他的举措来发展大明的国力,助朕完成‘隆治唐宋、远迈汉唐’的盖世功业。”
“另外,巨匠所言,先刨除姜星火的干涉,仅就两个皇子一南一北的事情,也是有必要商榷的处所。”
朱棣的心思,实在也很好理解。
实在不管是被朱棣名义上否决的‘天子-太子’南北京分权,还是如果历史线没有姜星火的干扰,未来必然会出现的朱棣和朱高炽一南一北。
根源都在于明初南北形同两个国家普通的状况。
南方和北方,历经了数百年的分裂,从科举制度、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归属感都是彻底割裂的。
所以,为了大明的统一,在永乐朝乃至后面的两三代君王,都必须选择这条路。
——得有人在南,同时也得有人在北。
那么如果是朱棣自己去坐镇某一个首都,在朱棣此时的心中,还不如让两个儿子一南一北。
因为这样的话,不但南京和北京都必要人镇守的问题马上解决了。
朱棣,也能够从某个固定位置上解放出来,甚至说,由两个儿子分处两京,朱棣自己带着兵马去北征蒙古,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他的离开,某一个首都无人镇守。
两个儿子,既可以避免凑在一起矛盾愈发凶猛,搞得朝臣纷纷站队,互相党同伐异,内斗不止,影响到朱棣的皇权。
朱棣也能够通过他们各自治理处所和处置事件的态度、显露,来不雅察他们的能力,看到底是谁更适合成为自己皇位的继承者。
所以,朱棣认为把两个儿子分隔测试,利益是极多的。
避免内斗、避免皇权被拆解、解决南北京必要人镇守、能够更好不雅察谁更适合当储君.
并且,对于朱棣最为关心的“兵权”这一问题,道衍也给出晓得决对策。
把跟两个儿子互相舛讹付的将领扔到一起,任何一个儿子都无法影响遥远的另一群较为撑持他的将领,而天子却可以通过交叉控制,牢牢地把握兵权。
但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两个儿子分隔后,怎么考察?
如果是抽签的话,那么谁抽到北京谁输!
因为靖难四年,在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下,一切为了战争,导致北平行都司的人力物力早已干涸干涸,生齿锐减、耕地荒废,贫的就剩白地了。
反不雅南京,一直是建文朝廷的大后方,除了最后燕军渡江,底子没有遭受过任何战火的侵袭,生齿寡多、地皮肥沃,又有长江航运,可谓是富庶无比。
所以说,北京跟南京相比,压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朱棣看着道衍问道:“巨匠觉得,谁去南京?谁去北京?如何公平考察?”
道衍动弹手中的佛珠道:“陛下臣以为慌张的处所,不在于谁去南京、谁去北京,而是‘公平’两字。”
“北地残破,洪武八年的时候北京生齿才十余万,发展了近两十年,如今算上军户,北京户口也不过六万户,生齿只有三十余万。”
“反不雅南京,能确定的户口就有十四万户,生齿七十余万,算上江南地区前来的商人、官吏、每年征召修建各类建筑的轮班匠户、国子监监生这些,生齿恐怕都逼近了九十万,也就是近百万之寡。”
“光是生齿,南京和北京就有三倍以上的差距,至于地皮肥沃程度、商贸路线和商业体量、文化教育等等,更是不成同日而语。”
道衍总结道:“因此,如果陛下计划公平地考察两位皇子,那么必选根据生齿、税支、商业、文教等各方面,来确定南京和北京之间差距,用不同方面的较为公平的几个乘数,来抹平双方之间的差距,能力进行公平考察。”
“同时要注意的是,这几个方面的乘数在某些方面,譬如生齿增长上,还不能过大这便是因为南方的生齿几乎到了挤满城池的程度,而北方衰败又必须迁移生齿充实,一旦乘数过大,北方生齿根底差而增长快,如此一增长再做乘数,就会导致北方的数字,一下就超过了南方。”
朱棣稍稍揉了揉眉心,放下手说道。
“巨匠说的很有事理,如此倒也算公平,至于这些乘数怎么确定,北京的事情,巨匠管了四年,念来即便有不清楚的处所,去函晓得就好还必要户部那边提供南京相应的资料吧?”
道衍答道:“正是如此,须得夏尚书来看资料再平衡确定,最后给陛下讲出事理来。”
“夏原吉吗?”朱棣微微颔首,“夏尚书做事,朕一向是宁神的,那朕手书一封谕旨,道衍巨匠便代朕去跟夏尚书说清楚。”
看着朱棣伏案草诏,道衍笑道。
“乾纲独断,唯在陛下圣心一念之间,只要陛下不说出心中的决定,亦或是公平抽签,那么制定规则的人,就必然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闻言,朱棣抿着的嘴角也动了动。
便是这个事理,只要他不确定最后的结果,那么任何念要在考察规则上做文章的人,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时,姜星火这个变数也是一样的事理。
只要朱棣不说把拜为国师的姜星火放到哪一边,那么任何一方的谋划,也同样都市弄巧成拙。
朱棣亲手草诏完毕,把关于查询南京与北京的生齿、赋税、物产、商贸、读书人的数量以及童生、秀才、举人等信息的任务,都交给了夏原吉,令其核定相关乘数。
朱棣把诏书递给了道衍,看向道衍说道。
“兹事体大,涉及到立储一事,除了夏尚书可以知晓,其他人不得知晓。”
朱棣相信,道衍追随自己这么多年都没犯过什么过错,这点分寸还是有的,他也只是习惯性地随口嘱咐一句。
“当然。”
道衍古井无波的神情中,流露出了一丝莫名的意味。
“朕的考量就不赘述了,巨匠念必清楚的紧,储君的定夺便是如巨匠所献之策,让老大和老两,分隔到南京和北京去,为期可以设置固定年份,最后根据制定出的乘数规则,来考察他们各方面的成果,最终确定储君的位置。”
“无论谁当储君,另一个都要去膏腴之地封王,且对着祖宗宗庙歃血发誓,未来的大明天子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法加害。”
道衍点点头,这个举措,颇为公平。
事实上,正是因为眼下这个特殊的期间,特殊的人物,才会有储君之争,若是放到承平时节,立嫡立长底子没有任何争议。
只是眼下朱高煦得到了朱棣基本盘——靖难勋贵集团的鼎力撑持,再加上朱高炽身体不好又跟文官集团走得近被朱棣所不喜,所以才有了储君之争这回事。
关于如何处置两个儿子争储的解决举措确定了下来后,朱棣的神情,也同样放紧了不少。
两人相对而坐,算是完毕了君臣奏对,切换到了朋友闲聊的模式。
“实在朕心里也清楚,之所以有今日争端,无非便是朕自己因为这种种牵扯,拿不定主意,定不下储君。”
“可是巨匠,你应该大白朕的苦衷.”
朱棣的神情,满是无奈。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穿越类型的网文小说,妙笔阁小说网(www.miaobigexs.com)转载收集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最新章节,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加关注,追书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