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 家被烧光甄士隐为啥卖了田庄投靠岳父

家被烧光甄士隐为啥卖了田庄投靠岳父(1 / 1)

    【文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不幸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未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

    一把火房子、粮食、衣服、用品......甄士隐一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全没了,他喜欢的花草树木、古玩字绘也没了,能不跺着脚感喟吗?也许保命的同时,能抢救出一些金银首饰、地契银票。【文本: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甄士隐只能到乡村去当小地主了,古代有了钱就买地皮是最常睹的投资手腕,有地皮就有地租,就有粮食,甄士隐家是乡宦,在城郊有些地产不足为奇。

    【文本:偏值近年水旱不支,】这一句很关键,古代农民种地几乎是靠天吃饭,连续天灾,粮食减产,地主的租金却不能少,农民和佃户挨了饿也要生存,为了活命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就导致,【文本:鼠盗蜂起,】作者用这个词,“鼠”是指小偷小摸,“盗”就有团伙作案的意思了,胆子大的推帮结伙,入室盗窃、抢劫,盗窃团伙再聚集一起就是一窝土匪。

    【文本:无非抢田夺地,】大家注意,说“抢田夺地”并不是真去抢地皮,抢来的地皮还要耕种才有支获,又不能直接吃,“抢田夺地”是指抢夺田庄和地主,就因为老公民太贫了才产生那么多偷盗土匪,只能去抢那些不贫的。这时候,大地主家的日子好过一些,因为家底厚,养得起家丁护院。还有些地主名望很好,遇到天灾减免地租,施舍钱财。常说“盗亦有道”,盗匪首领也都举起“为富不仁者,当劫富济贫”的正义大旗。

    甄士隐这等落难搬进田庄的,既养不起家丁护院,又对当地贫人没有恩惠,更跟侠盗义匪毫无瓜葛,他就是被抢的对象。【文本: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这一句就更有意思了,被偷被抢,曾经民不安生了,就必要官兵来剿捕,官兵一来,却跟了一句,“难以安身”!按说官兵清剿之后,该有好日子了,怎么会难以安身呢?作者太高明,他是在暗写官府腐败,政治黑暗,不但不作为,还从中牟利。

    灾年请朝廷放粮赈灾,可以中饱私囊。赈灾力度不够,饿殍遍野,灾民聚集成盗,就再次申请朝廷开仓放粮,又捞一把。盗贼横行,急需扩大队伍招募乡勇,把能打敢拼的招进官府,给口饭吃,就间接的削弱了盗贼的力量,还能直接用来攻击盗贼,朝廷一看这举措不错,拨款。军粮军饷到手,又是官老爷们的一项合法支入,至于一时工招几,上报几,就看当官儿的有多贪了。一时增加的额定编制究竟不是久长之计,一旦剿匪胜利,这些一时工是要遣集回乡种地的,再念让朝廷拨粮发饷就不能了,更别说因剿匪重伤、阵亡的大笔抚恤金了。

    念多养几只猫,就要保证有足够的老鼠,因此,对盗匪要攻击,但不能打死。经常打,就要长期养着猫,就常有因剿匪重伤、阵亡的利益。在这种政治生态之下,甄士隐从大火中带出来那点钱财被抢了,他报了案!官兵来勘查现场、侦讯线索,甄士隐少不了捧茶递烟、管酒管饭,为了保证官府尽心办案,必须给领头的意思意思。捕头、领队接了钱,场面话一说,拍屁股走人去抓捕盗贼了。人家是公务在身,还要到其他案发明场好吃好喝、支受财物呢!总不能只保护甄士隐家吧,再说你也管不起饭啊!这下好了,盗贼没抓住,甄士隐报案的消息可传开了,盗贼们恨,还有钱请官兵抓咱们,再抢他一次。官兵念赶紧再抢他一次吧,又有钱花了!

    于是,【文本: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他岳丈名唤封肃,[蒙双行夹批:习俗。]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甲戌眉批:托言大概如此之习俗也。】

    文本说甄士隐的老丈人叫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意思就是封肃的籍贯是大如州,我认为,根据谐音法,“大如”应该是“大辱”的谐音,一个当过官儿的文化人,落了难,投靠岳父,岳父是个势利之徒,甄士隐在最亲的亲属家里受委屈,这的确是奇耻大辱。

    批语提示,“封肃”谐音“习俗”,习俗就是约定俗成,绝大大都人遵守的规矩。那么我们看看通过封肃这个人物的描写,体现了怎样的一种习俗。从甄士隐狼狈投靠开端,封肃心中就嫌弃,半哄半赚,睹士隐愈来愈贫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度日,只一味好吃懒做”。甄士隐出家后,贾雨村睹封肃,送了两两银子,他就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没有念及女婿一丝一毫,倒是甄家娘子伤感一回。

    贾雨村说娶娇杏,给了封肃百金更是喜的屁滚尿流,身上没有丝毫人情气息,始终秉承利益至上原则。由此习俗可知作者所处年月人情淡漠、唯利是图,完全不是礼仪之邦。那习俗是以利益为动身点,满身铜臭和市侩气息,投机专营,将利益最大化。甄士隐是个性情高雅,乐于助人的谦谦小人,在这种习俗的影响下,儒家大无可怎样,最后跟着道士出家了。

    好了歌与好了歌注解

    【文本:可巧这日,拄了拐杖挣挫zhèng cuò到街前集集心时,忽睹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xǐ鹑chún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记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不睹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记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悲哀呢?还是人活着钱没了不幸呢?封肃是个睹钱眼开的典型!甄士隐是人活着钱没了的典型!那些被问斩抄家的官员,更是人死了钱没花完的典型!在第十三集里,跟大家讨论过繁体字的“錢”,是金戈戈构成的,要说“色字头上一把刀”,那么钱字旁边两杆枪,第十六回,秦钟临死前还记挂着父亲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关于“孔方兄”,大家自己悟吧!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记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汉子续娶,女人改嫁,移情别恋者多,坚贞不渝的少,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不那么完美纯真也就不足为怪了,身体上的不忠,与忖量上的滥情,我们以后都市读到。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记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睹了?】贾府里的不孝子孙,我们以后都市读到。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睹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睹‘好’‘了’两字,还算你大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就是悟性还不够!【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hù满床,】【甲戌侧批:宁、荣未有之先。】

    “笏”是指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许多同学在影视剧里睹过。据史料记载笏板在商朝就曾经成了官员们的办公用品,用来建造笏板的原料主要有竹子、玉、象牙。古时候文武大臣朝睹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王的工作部署,也能够将要对君王上奏的事情记在“笏”板上,防止遗记,有点开会时要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的意思。

    除了备记之外,笏板还能起到礼仪的作用。古代天子居高临下,他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威严,给臣民们一种神秘之感,所以即使是可以入朝议事的高级官员,也不能随便挺直腰杆、高抬着头跟天子对眼,这既是天子权威的体现,也是臣子对君主的尊敬。所以大臣们就可以用笏板挡着自己的脸,奏事的时候只必要眼睛盯着笏板看就可以了。

    唐朝以前、官员们使用笏板还不区统筹份等级。唐朝武德四年以后,便开端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使用象牙作的笏板,五品以下只能使用竹子做的笏板。到了明朝的时候,规定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笏板,而五品以下的官员不让用笏板。清军入关后,没那个习惯,笏板就不再用了。

    随着笏板礼仪继续发展,有了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区统筹份职位。你拿笏板说明你是官员,你能拿象牙笏板说明你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在有些慌张的场合官员们也必要手执笏板,这样背责礼仪接待的礼官们就可以根据笏板的不同为大臣们支配相应的接待规格和位次了。

    作者在这一句用了“满床笏”的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家的事。为了押韵,把“满床笏”写成“笏满床”。郭子仪一生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元老。安史之乱的时候,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郭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支复长安洛阳,官位升为中书令,爵位进封汾阳郡王。唐代宗将升平公主许配给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郭子仪又成为皇亲国戚,当时,他功盖世界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寡不疾,贫俭极欲而人不非。

    郭子仪过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集了朝到家中来拜寿,手中都有笏板,进了厅堂,就统统把笏板放在笏床上。后来这个典故被绘成绘,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传播。明清时期,《满床笏》成了昆曲重头戏。

    因此批语说“宁、荣未有之先”,以前是用笏板的,以前就许多有比贾府还尊贵的豪门望族,它们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甲戌侧批:宁、荣既败之后。】贾府败掉队,曾经欢歌宴饮,听曲看戏的处所树木枯败,杂草丛生。

    【蛛丝儿结满雕梁,】【甲戌侧批:潇湘馆、紫芸轩等处。】潇湘馆是大不雅园里香消玉殒的林妹妹住的处所,紫云轩是哪啊?第一回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对石头说道:“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就有批语说花柳繁华地指大不雅园,温柔富贵乡指紫芸轩。

    但是现在看到的文本并没有出现紫云轩这个处所,有人说是指绛芸轩,绛芸轩是宝玉旧居。第八回宝玉探望宝钗回来,阳雯埋怨她为了贴宝玉写的匾,手都冻僵了。宝玉摸着阳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一时黛玉来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

    从第八回文本看,绛芸轩显然是宝玉自创的匾额,当时还没有元妃省亲,还没有造大不雅园,当然也就没有怡红院。所以绛芸轩是宝玉旧居,“绛”是大红色,“紫”就更红了,红得发紫嘛!我认为,批语里的“紫云轩”应该是指贾宝玉的新居“怡红院”。红楼梦是手抄本先传播的,又多次改稿,这里是早先写的批语,抄书人尽管抄写,以讹传讹。既然花柳繁华地指大不雅园,与之相对的温柔富贵乡,当然应该是大不雅园里的怡红院。

    还有文本里的其他批语抄写失误的证据,比如,第四十四回,王熙凤吃醋,平儿挨打,李纨就推平儿进了大不雅园。宝玉为了安慰平儿,将她领到怡红院,才有“平儿理妆”的情景。有批语说,忽使平儿在绛芸轩中梳妆,非世人念不到,宝玉亦念不到者也。作者化尽心血了。批语把“怡红院”说成“绛芸轩”,此时宝玉搬进怡红院曾经很久,书中正文屡次提到院名,批书人不会看不到。小说的批语和正文一样传播的话,如果是过错疏忽,作者批者都市修正。这显然是抄书的尽管抄写,以讹传讹的现象。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甲戌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甲戌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睹得反覆不了。】上一集刚介绍过,富贵人家炎天用纱来做窗户纸。雨村贫的时候,一身一口,饭都吃不上,兴旺了,当然要改善居住条件,铺场面面,彰显职位,其它人也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功成名就与家破人亡如此往复循环,没有了结的时候,破足道人说了:“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姑娘年青漂亮,也爱打扮,可青春易逝,光阳难返,文本描写的几乎都是金钗们风华正茂的时候,“高堂明镜悲青丝,朝如青丝暮成雪”。批语说“宝钗、湘云一干人”,大概八十回后有关她们的皮相描写吧!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阳雯一干人。】八十回前,阳雯先死,黛玉之死后面要靠推断,以后再讨论。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shū恩倏爱,倏痛倏悲,缱绻不了。】太多人薄情寡义、喜新厌旧,看似情比金坚,溘然移情别恋,只陪新人笑,不听旧人哭,缱绻不了。破足道人说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推断黛玉死后,宝玉娶了宝钗,缱绻不了,终局也就好不了,以后讨论吧。

    【金满箱,银满箱,】【甲戌侧批:熙凤一干人。】贪财的以后讨论。

    【展眼乞丐人皆谤。】【甲戌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富贵公子,转眼间一贫如洗,以后讨论。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阳,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shì欲,贪婪不了。】人生长久,就像苏东坡说的,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贫俭极欲,贪心不足的太多太多,破足道人说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贪婪不了,也就好不了。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后文中有写薛蟠外出游历,遇到强盗,按薛蟠的话是正好碰上柳湘莲救了他,也许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俭朴。这里批语说柳湘莲一干人是强盗。柳湘莲什么时候成了强盗?不会是尤三姐死后,那时的柳湘莲出家了,就只能是替薛蟠得救之的那次。强盗打劫薛蟠,柳湘莲认识强盗,或者就是强盗一伙,也许八十回后有出了家的柳湘莲因为当过强盗而被捕的描写。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甲戌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世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拼命赚钱,给儿女留下产业,然而儿女以后能否幸福,当父母的生前筹划再好,死后也管不了了,还可能因生前的溺爱害了儿女,即便如此,也还痴心不了!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为什么是贾赦、雨村,八十回后文字缺失,以后再讨论。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为什么是贾兰、贾菌,八十回后文字缺失,暂时不讨论。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甲戌侧批:总支。甲戌眉批:总支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青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突然死掉了,情比金坚的也移情别恋了,没有爱情的相伴到老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念经验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念使女儿成为贵妇,可她偏偏被迫为娼。念在高官厚禄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发配边疆,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走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醉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

    【反认他乡是田园。】【甲戌侧批:太虚幻梦青埂峰一并结住。】有这条批语,我念,八十回后应该有一干风流孽障经历红尘后返回太虚幻梦的描写。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甲戌侧批:如闻如睹。甲戌眉批:“走罢”两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蒙侧批:一转念间登彼岸。靖眉批:“走罢”两字,如睹如闻,真悬崖撒手。非过来人,若个能行?】【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当下烘动街坊,寡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怎样,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埋怨,也无可怎样了。】女儿都这样了还埋怨,可恨!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古代官员出门时,前面领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以显请愿风,就是“喝道”。【寡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睹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乌帽猩袍就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甲戌侧批:雨村别来无恙否?可贺可贺。甲戌眉批: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也。】【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象在那里睹过的。】俩人有前缘,道非道魔非魔善恶在人心,欲非欲情非情姻缘天注定。【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甲戌侧批: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

    这一句批语: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让人深思,大概意思,是正因为娇杏两次回头看雨村,确实只是好奇,心出无意,所以才有了日后成为雨村正品夫人的结果,纵使这命运里含了几分被雨村会错了意的侥幸,也有“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如今,我们也常感喟,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不是底本两情相悦最终要为金钱让路,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有单相思,一番愁肠百结情丝深绾,仍落个流水无情的终局。好像那个枕边人始终不是心有所属的那个,也许正是太迷恋儿女之情,反而没有了夫妻之分。曾有过一段甚至几段荡气回肠的情爱,最终相伴一生的远非意中人,或许有些注定露水姻缘,有些合该是相伴余生。

    【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木鸡之呆,不知有何祸事。】原来是贾雨村念要报答甄士隐,封肃正害怕呢,突然利落索性了,得了两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了家,家人正担忧呢,睹他回来就宁神了,听说了事情原委,家人先是利落索性,甄士隐的老婆接着就伤感一回,由喜转悲,这正是批书人所说是“喜惧不了”。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不雅冷眼人

    诗云:

    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

    须问旁不雅冷眼人。

    【甲戌双行夹批: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谓评书非关评诗也。】

    我们在第12集里读过贾雨村的《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批书人就说那是作者在《石头记》里留下的第一首诗,批书人认为,雪芹写《石头记》也有留下自己诗词的目的。如今又夸雪芹诗写的太好了,写诗词是雪芹擅长的,批书人在书缝里写批注,只评书,不评诗。这也就委婉的承认自己诗词水平有限,万一评的不恰当就贻笑大方了。

    但是,我脸皮比力厚,敢于跟大家讨论这诗,也盼望大家能像脂砚斋、畸笏叟一样,在视频里发弹幕攻讦指正,先读第两回回目下的这首诗,还是那句话,要是郭德纲教员来读,就好听了。

    琴棋书绘诗酒花茶是八大精致之事,除了能陶冶情操,下棋,还磨炼了人的意志。黑白世界,方寸之间,看似无声无息,实在暗藏杀机。奇然候,眼看“山贫水复疑无路”,瞬间“峰回路转别样天”,我国棋文化棋历史悠长,作者就用棋局作标题诗。

    在《红楼梦》的多个脂批本中,这首诗都在第两回正文的开头,可睹这首“标题诗”,是针对回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而做的阐发。

    先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下棋的人支视反听落好每一子,都念赢。特别是高手博弈,胜利在望的时候,也会出现绝地反杀的情况,因此要千思万虑、格外小心。这一局棋,不下到最后是无法断定胜背的,因此说:“一局输赢料不真”,“料不真”就是不能确定,看不透。

    只有把棋局看完,才知到最终结果,“香销茶尽尚逡qūn巡。”开局时焚香泡茶,现在香炉里的香快没味儿了,茶也喝光了,但是棋局未完,“尚逡qūn巡”就是下棋的人还在思考,犹豫不定,徘徊不前。盘踞优势的念风卷残云,锁定胜局,处在优势的念力挽狂澜,绝地求生。

    晓得这个事理的人,才是懂棋的人,所以,每当高手过招,懂棋的你,刚到场不雅看,不会在残局的时候,问“谁会赢啊?”要问,也只是问“目前谁的优势大?”这就是“欲知目下兴衰兆”。下棋的真心实意没空搭理你,另外,往往“当局者迷、旁不雅者清”,能回答目前事势时事的,是比你早到的旁不雅“冷眼人”。

    此诗以下棋来做比喻,“一局输赢料不真”,是要让读者大白,《红楼梦》里逆转反复的处所许多,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处所许多,出乎预料不合情理的处所也不少,不能随意下结论。人生也是这样,正如我们上一集讨论的《好了歌解注》,起起落落,变化莫测。

    文本里写的封建地主官僚大家属的兴衰也是这样,某派政治势力或某个政治集团在内部斗争中的成败不能过早下结论。军功起家走向兴旺的贾府,历经百年,是“香销茶尽”的时候,处于衰败之中。突然因贾元春封妃有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好景不长,转眼间又“他杀自灭起来”,最终“家亡人集各奔腾”。

    刚出场的时候,贾雨村一身一口,贫困潦倒,很快就科举高中,当了大老爷,娶妻纳妾,重整家业。旋即被罢官免职,做了家庭教员,进而结交权贵,复职升官。念更进一步时,又“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冷子兴两个聪明人对话,也只能讨论“目下兴衰兆”,就像文本里写的“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绘者无一”。“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就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甄士隐五十两白银两套寒衣,贾雨村还回几?

    【文本: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

    【甲戌侧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

    当年贾雨村进京赶考,甄士隐送了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寒衣。如今贾雨村送回“两封银子、四匹锦缎”,那么一封银子是几两呢?很复杂,在现实语用和其它小说中,“一封银子”所指数额并不相同。

    我们举几个例子,晚清谴责小说《背曝闲谈》里有说一封银子打开,数了数,整整的一百两。

    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野叟曝言》第一卷有描写:“在怀内摸出一封银子道:‘这是六十两纹银,送与相公盘缠的。’”《野叟曝言》里还有一封银子是一百两或者是十两的描写。

    《绣像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两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儿女豪杰传》《再生缘》中有许多描写,一封银子都是五十两。另外,《绣像金瓶梅词话》中有一封银子是三十两的描写,《儒林外史》中有一封银子是十两或者是一两的描写。

    短篇白话小说集《照世杯》中,一封银子是八两。是雍正初年的长篇小说《姑妄言》中,一封银子是五两。在《初刻拍案惊疑》中,一封银子是三两。

    可睹,“一封银子”就是“一包银子”,用纸或布把银子包裹起来,利便携带。这个“包”可大可小,重量并不固定,完全由“打包的人”根据必要而一时决定。一封银子是几两,必要根据上下文的背景来推算。

    贾雨村送回的还有“四匹锦缎”,布匹有定量,我们就从这儿入手,用布匹推算贾雨村送回几银子。

    清代绸缎类的布匹有五丈,三丈和一丈七,共三种长度规格。普通情况下,一丈七的可以做一套成人的服装,三丈的可以做两套成人的服装,五丈的可以做三套半成人的服装。对于寒衣来说有里外两层,所用的布料是春夏服装的两倍,那么三丈长的布匹只能做一套寒衣。

    有物质条件的人在归还东西时,喜欢用双倍数量,是加倍归还的意思,同时也显示了报答人的诚意和阔气。甄士隐当年送给贾雨村“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寒衣”,所以要清偿四套寒衣,就是四匹锦缎。那两封银子就应该是一百两,每封五十两。

    批书人说,像贾雨村这么下流恶心的报恩者,还真没睹过,因为贾雨村报恩是假,念讨要娇杏是真。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穿越类型的网文小说,妙笔阁小说网(www.miaobigexs.com)转载收集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最新章节,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加关注,追书不迷路!

最新小说: 食王传 隋末阴雄 工科学霸在西汉 我叫余则成 大明新命记 韩四当官 正德大帝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绝对荣誉 盛唐小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