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雁门一战,兴朝公民们对赵翌的仰慕抵达了巅峰,就连朝堂上对赵翌重返西域的呼声亦是高了许多,就在此时,时任西域都护府都督的韩寿亲笔写下请罪信,对天子遇险一事自责不已,更是自请降去职务以作责罚。饶是作为万人之上的天子,面临如此高涨的舆论,杨崇渊终究还是妥协了。
“刘守成,拟旨。”
听到杨崇渊的呼唤,刘守成忙拱手躬身道:“是,大家。”
“允准韩寿之请,召御陵王赵翌回京,擢升其为西域都护府都督。”
此话一出,刘守成先是一愣,随即忙道:“是。”
杨崇渊欲缓缓站起身来,却觉得有些微使不上力,一旁内侍睹了急速伸手去扶,杨崇渊借力走至窗前,看着窗外渐起的春色,却是能感到到,经此一伤,他的身子再不似早年那般好了。
大抵是老了,便是天子万岁,也无法逆改这颓颓然老矣的天命。
可他念要做的还有许多,他念要建立的功业还有许多,他还念为他的杨氏子孙打下更广阔的地皮,更四海升平的江山。
“大家——”
刘守成小心翼翼的声音打断了杨崇渊的思绪,当他回头看去,便睹到刘守成递上来的诏令,看着上面赵翌的名字,杨崇渊心中的万千复杂汇集成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笃定。
不成否认,赵翌确实是天生的将领。
所以纠结了这许久,犹豫了这许久,他还是决定将他最后的皇途霸业押在赵翌的身上,因为无论是早年的战无败绩,还是此次雁门的转败为胜,都无疑证明了赵翌的复起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更是让他看清楚了,唯有赵翌能够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箭,足以为他平定突厥,不乱边乱,为他杨氏创立一个太平盛世。
而这世上,也只有他杨崇渊可以使令他,应用他。
……
接到天子的诏令,公民们无不为赵翌夫妇的即将离开而惋惜难得,因为这不过将一年的岁月,他们却看到了赵翌霄衣旰食的辛劳和努力,看到亳州诸军因为赵翌的训练如何从普通的守军变得那般势不成挡,足以随他出征雁门,拼杀出了一场大捷。他们也看到了李绥作为贵族出身,却是亲身下农田,劝课农桑,整顿州学制度,掀起了寒门学子入学受教的风潮,为寒门学子带来了曾经念也未曾念过的曙光。
“大王、王妃,州学崔长史和州学学子来了。”
听到宗明的禀报,李绥与赵翌相视一眼,自是大白崔长史和一寡学子的心。
当他们来到花厅前,远远便看到崔长史带领一寡学子拱手道:“御陵王,王妃。”
“诸位快快请起。”
在赵翌的亲自搀扶下,崔长史缓缓起身,看向赵翌和李绥道:“我等已知天子诏令,老朽与寡位学子虽心怀不舍,但亦知国家大义,御陵王此番复任西域都护府都督,乃是为了我兴朝边关平和平静,为了我兴朝公民平和平静,此番老朽便是与诸位学子为御陵王、王妃送行。”
看到如此至诚至性的崔长史和学子们再次行礼下去,李绥和赵翌心底都含着说不出的动容。
“我等为御陵王、王妃备了一桌薄宴,还请御陵王、王妃莫要推托。”
睹崔长史和学子们面露期冀,李绥和赵翌未有推托,待到酒过三巡,李绥便能看出崔长史似有话要说,因而看了眼席上酣畅淋漓的寡人,便不动声色地退了出去。
果不其然,不过片刻,崔长史亦是走了出来。
“王妃。”
李绥回之一礼,随即道:“方才睹长史仿佛有苦衷?”
睹李绥主动问询,崔长史也不再隐瞒,随和的脸上难得露出难掩的忧色感喟道:“老朽不瞒王妃,因为御陵王与王妃的到来,才有如今寒门学子入学受教的机遇,如今的州学一派欣欣向荣,学子们肄业若渴,仿佛有当年诸子百家论学之势,这无不是王妃您的功劳,无不是老朽做梦也念看到的一幕,可如今——”
“长史是担心,一旦我与赵翌离开亳州,亳州又会恢复如旧,寒门学子又会被人论为三流九等,任人轻视——”
听到李绥的话,崔长史虽未言,但看他沉默的低头,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李绥却是再大白不过了。
“长史可信我?”
听到李绥如此说,崔长史立即看向李绥,当他自李绥眼眸中看到了胸有成竹的那一刻,竟不知为何,会毫不犹豫地答道:“老朽相信王妃必能护得他们。”
《长安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网游竞技类型的网文小说,妙笔阁小说网(www.miaobigexs.com)转载收集长安卿最新章节,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加关注,追书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