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求助(1 / 2)

银香跟着易舞的时间比力长,因而对易舞的个人喜好和日常生活习惯及意向还是比力生悉的,听了夏侯纾的问询,她异常仔细的回忆着易舞死前那段时间的行为举止。

过了一会儿,她摇摇头说:“没有。丞相府的内宅是由明嘉郡主主事,另外几位如夫人、公子和姑娘们都对明嘉郡主马首是瞻。易夫人进府一年多,平时鲜少出门,也很少跟府中的其他夫人交游,就是明嘉郡主她也不肯去睹的。丞相大人喜欢易夫人,就下令免除了她给主母晨昏定省的规矩,而她住的翠玉馆也不许除了丞相大人之外的男子进入。丞相大人不来的时候,易夫人便把自己关在关在房中跳舞,不让我们伺候。”

说到这里银香突然顿了一下,像是又念起了什么,忙说:“要说有什么异常的活动,我倒是念起了一件事。易夫人暴毙前几天曾邀了丹青妙手崔阆公子为她绘像,还是我陪着夫人去的呢!”

夏侯纾闻言一脸愕然。

南祁民风淳朴,在绘绘方面偏好奇山异水、花鸟鱼虫,鲜少绘人像。普通请人为自己绘像的情况分三种:一种是未出嫁的女儿家,议亲时利便交由媒人带去给相中的男子家说亲;一种是红楼楚馆的花魁,用来吸引或者答谢恩客;还有一种便是纪念已亡人。

易舞虽然出身不高,但彼时已脱了贱籍,是王丞相心尖尖上的枕边人,又无病无痛、锦衣玉食,没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绘像。

“好好的,易夫人为什么突然要请人为自己绘像?”夏侯纾好奇道。

银香虽然是易舞信奈之人,可到底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她猜不准易舞的心思,只好模棱两可道:“去绘像的路上我曾问过易夫人,可她没有回答我,只是感叹岁月无情、红颜易逝。我念她大概是担心自己会一天天慢慢老去,丞相大人就再也不来了吧……”

色衰而爱迟。大概全部以色侍人的尤物都市有这样的担忧吧。可易舞这样正值青春年华且荣宠正盛的尤物会有这样的顾虑吗?

单就年齿而言,王丞相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父亲了,已是个半截身子埋黄土的人。等到易舞半老徐娘时,王丞相只怕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并且目前的种种迹象都注解易舞跟陵王府有关,陵王府总不至于白白扔了这么大一颗棋子吧。

然而银香跟在易舞身边这么久,竟然都没有把她看透,可睹银香实在晓得得也不多。

不过能从银香的嘴里听到这些,也不枉费她花了那么多钱。

侯纾又问:“你刚才说易夫人找谁为她绘像?”

都说易舞是个尤物,可尤物与尤物之间还是有区其余,或是美在皮囊,或是美在骨相,或是美在共同的风姿神韵……总有一处闪光点,而各方面都恰到利益的屈指可数。

她很好奇易舞是哪一种。

银香忙说:“是京城里鼎鼎有名的崔阆公子,他可是丹青圣手,肯定能把易夫人绘得倾城倾国。”

不晓得是不是念起了易舞的绝色容颜,银香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丝与有荣焉的骄傲之色。

崔阆公子的名号夏侯纾奇有耳闻,京城里许多到了议亲年齿的官家女子也经常请他为自己绘像,因而十分抢手。据说钟家两个年纪较长的表姐在出嫁前就曾请过他为自己绘像,两个表姐夫都是看到了她们的绘像才让媒人支配了睹面,所以后面男方家也就没那么介意她俩是庶出。

夏侯纾没睹过崔阆公子的绘,但她清楚钟家的几个表姐妹长相都十分出色,并且恭王妃异常器重她们的教化,行为举止和气质也不差,即便崔阆公子绘技没有传闻中那么精深,也不至于把她们绘成丑八怪。

“那幅绘可有取回?”夏侯纾又问。如果能看看那幅绘,也许她会对易舞这个人更加晓得。

银香叹了一口气,遗憾道:“可惜还没来得及取回绘像,易夫人就没了,念来那幅绘现在还在崔阆公子手中。”

如果没有取回,那确实应该还在绘师手里。

夏侯纾念了念又说:“我听说这个崔阆公子虽然绘得一手好丹青,性格却异常古怪,并非谁请他作绘,他都市答理。给谁绘,何时绘,都得看他的表情,是个随心所欲,恃才自傲的人物。并且他行踪诡秘,经常神龙睹首不睹尾,尽管在京城里名声大噪,红极一时,却没人睹过他的真面目。你们当时是如何睹上他的?”

银香说:“崔阆公子虽然行踪不定,可他常有绘作挂在晒月斋出卖,与晒月斋的赵掌柜十分生捻。当初易夫人也是通过赵掌柜联系上的,后来作绘时是选在了百鹤原。”

百鹤原是京中一大奇景,位于城东与城南的接壤处,地处岐水河的下游,因那一处地势平坦,穿城而过的河水被各条岔道分流后水流量大大减少,在此积滞,形成了一片自然的湿地,引来了几百只鹤在此栖息,因而名为百鹤原。

百鹤原的鹤,不但数量多,种类也多,有象征短命,吉祥和高雅的丹顶鹤、也有白头鹤、赤颈鹤、灰鹤等常睹品种。因人们经常将鹤与神仙联系在一起,所以百鹤原在很早之前就成了达官名流空闲时间游玩的好去处,不少年青男女也会选择在那里约会。

《南祁风华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穿越类型的网文小说,妙笔阁小说网(www.miaobigexs.com)转载收集南祁风华录最新章节,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加关注,追书不迷路!

最新小说: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我叫余则成 食王传 盛唐小园丁 绝对荣誉 正德大帝 韩四当官 工科学霸在西汉 隋末阴雄 大明新命记